杂文精选短文

浅谈中国教育

短文词典 duanwen.cidiancn.com

阅读: 336

近日,我在某报纸上看见这样一篇文章,大意是中国的留学生在海外留学,学有所成的学生大部分都选择了留在国外发展,而一些无所作为的留学生又返回了中国。针对此类现象,有的人说中国留学生未能从根本上树立爱国意识,也有的人批判中国留学生被“西化”,还有你的人对中国留学生的这种行为表示理解……我在看完文章后,淡然一笑但也表示深深的无奈。

下面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与寝室同学打牌发生纠纷,而将同寝室4名同学残忍杀害。

2009年,河北石家庄23岁女大学生刘伟,求职不顺跳水自杀,留下满纸“现实总是那么残酷,让人无奈”的几本日记和孤苦无依的老母亲。

在北京,一个失业接近半年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回家看望病重的父亲,无能为力时,在车站抢劫了4元现金和一瓶水。

……

上述大学生为何总是自杀或犯罪杀别人?我们的应试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我不是知名学者,也不是著名专家教授,我只是一名大学专科生,一名应试教育下的考试低手,但我也照样有话说。以高等教育为例,美国的哈佛大学先后为美国培养出了数十位总统,不计其数的商业精英,而中国的清华大学自改革开放以来,培养出来的尖端人才又有何几?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不认为中国人比外国人笨,中国人只是被束缚得太多,而对于中国教育的弊端,我个人认为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启蒙思想被废除”,中华文明五千年,《三字经》《百家姓》历来被作为幼童的启蒙读物,“人之初,性本善”是人们对人性的基本判断,而新中国成立以后,此种思想立即被废除,试想一个人即使高智商、高学历、高能力,但他灭绝人性,心术不正,恐怕他为国家做出的不是贡献而是让国家多修几座监狱,启蒙思想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以日本为例,日本明治维新时,大力推行武士道教育,日本小孩从小就被灌输侵略、效忠、战死为荣的极端主义思想,使得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将中国打得一败涂地,日本第一批侵华关东军几乎战无不胜。而观当今之中国大学生,许多人依仗权势丧失人性,比如:药家鑫、李启铭。

“考试本位主义”,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学生都是在考试指挥棒下过日子,中考指挥棒、高考指挥棒是两根大棒子,进入大学后,还有英语四级考试棒、考研棒等等。仿佛一切的学习都是以考试为中心,学历、证书作为一道门槛固然十分重要,但高学历、多证书就一定代表高能力吗?高学历、多证书能为一家企业创造价值吗?这种考试体制下生产的学生能够成为世界顶尖人才吗?

我虽然是应试教育的抵触者,但我也并不是反对一切考试,不是所有考试都是无用的、折磨人的,考试固然可以适当保证公平竞争的合理性,但太多的考试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禁锢学生的思想,造成学为考试,学不实用的现实,前几年,在我的家乡四川南充,有一名考生叫张非,人称“考霸”,被公认为“史上最牛高考钉子户”此人三次考上清华北大,两次被退学,退学的原因是在高分的背后,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情商几乎为零。对于这一现象,我只能表示无尽的悲哀。

“一个铁笼子”,中国的教育方式就是一个铁笼子,里面关的就是学生,中学无限紧,大学无限松是最真实的写照,课堂上,老师一人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学生们在下面埋头记笔记,对于笔记上的理论,学生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索吗?老师与学生进行过双向互动交流吗?

理工类学科要求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1+1等于2,也只能等于2,这无可厚非。然而在文史类学科中,这种思维模式竟然也被套用于考试,高考文综考试中,单项选择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其他选项就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每个考生的思维方式向出题者的思维方式靠拢,难道那些出题专家们的思维结果一定是题目的正确答案吗?难道在这种所谓“人文思维”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一定具有超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吗?我高中时,酷爱历史,自认为正史野史都博览,可考试过后,我发现那些平常对于文史分析谈论远远不如我的同学,分数往往比我考得高,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也许有人说我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不想辩解,在我看来很多题目都很变态。

标签 : 杂文精选短文 作者:转 12-15

分享短文给亲友.

下一篇:何为正常教育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浅谈席慕容诗歌的语言艺术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