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故事短文

二月二的故事

短文词典 duanwen.cidiancn.com

阅读: 353

农历的二月初二是苗族的祭桥节,苗语叫“拖旧拖当”,也就是“祭祀桥梁”之意。其实在这一天,所祭祀的对象不仅有桥,还有碑、古树、石头、水井、山洞、竹子、溪流、湖泊、田园、櫈子、路、甚至马槽、砧板、手镯、项链等等皆可作祭拜的对象。所有祭拜都是根据祭拜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比如有人小时胆子过大,则立指路碑;有人到走路的时候也没走的,就祭拜竹子;有人生于虎日且不听话的,就祭拜砧板;有人家不生子女就祭拜桥梁等等。桥梁多是以家族集体祭祀形式,如“子孙桥”;有的则以个人祭祀,如水井、山洞、石头等。据说我五金不够,小的时候就由银匠打了只铜、马掌铁、银等绕丝而成的“五金手镯”。

我是个摄影爱好者,也算半个民俗学者,每到二月二这天我都邀约着摄友出去照相,县政协的钟光明老主席是我县的摄协主席,这次我们带着县电视台的记者杨健以及贵州大学民族学专业的研究生何垒一起去了施秉的杨柳塘镇老寨和黄平县的仰朵村。

老寨是杨柳塘镇最古老的一个寨子,老寨苗名叫“洋鸽”,写作苗文“vanglghot”,其意与汉名相近。这是岜梭(杨柳塘)地区最古村落。据传,系江南吴泰伯苗裔。苗族岜梭吴氏从宋代自江南而来,先定居天柱远口,后回江南从军,吴世万明初征交趾,回远口之后,与龙氏、杨氏、姚氏和龙氏创自然派,汇金凤山,其子吴本象在新晃创基业,生子十二,被称为“大房”,其中有一子迁徙于雷山西江,老人们说那里至今还有产业。清雍正张广泗与鄂尔泰征苗疆,进剿西江,凡男丁均被诛灭,幸得其祖母将其子耇梭生殖器捆绑向后,骗过清兵,逃避清水江一带,与当地龙氏之女结婚后生其子瀁锁(yangxshoek),最后定居巴梭——现杨柳塘镇老寨。瀁锁生三子,分为三支,散居于岜梭二十八寨。老寨为最早居住地,因名。

老寨是个古老苗寨,该村在咸同苗族起义失败后,其古民居均为清军焚毁,但也还留存着很多的民俗文化遗迹,其中古树、古井、桥梁等最多。安贵和我是同族人,他家就住在老寨。他说原先祖所架的“子孙桥”是木头所架,已腐朽,这次由族人集资,重新架设一座钢筋水泥便桥,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在节日这之前,他们已建设好了的,二月二是祭桥的机会,居住在外地的族人也都赶在节日这天纷纷来到。这次所建的桥叫“耇旧桥”,可能是老寨吴氏耇旧之人最早在这里立的。

当一切祭物准备就绪,祭桥也就开始了。这些祭品有鸡鸭猪肉、糯米饭等等,红蛋自然不可以少,三百个鸭蛋被染得红红绿绿的放置在新桥面上。桥面的两侧插上“用穹”——一种用竹条片和红绿纸装饰的彩色条,在鬼神界相当于彩色的护拦。桥头也用纸花装饰。这些装饰其目的就是吸引小孩灵魂的注意,让子孙的灵魂渡过河来,走近这个村落,并附体于人的身上。

耇祥是个巫师,他头上捆扎麻丝线,手拿卦象,唱着一种巫词,面向东西,呼唤着子孙灵魂的到来。苗族曾经住在遥远的东方,那里有着很多很的人类灵魂,他们住在东方的森林、河流、山洞、谷底等等,或许他们已找不到苗族迁徙之后的住处。于是还在那些荒芜的村落转悠着。要靠巫师的呼唤,然后成群结队随巫师的指路涉水过河而来。

从巫师的巫词里,我们能听出一些巫词的内容出来:航兮!航兮!我们已远走了他方,这里只留下荒芜的村庄,无人耕种的土地!你们的父母已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他们随着西去的河流,向着太阳落去的地方走了。这些地方已没有山林,也没有土地,耕地的牛儿也离开了嘎几尼(太湖),牛儿都是知道去找父母,你们为什么还在这里寻找?走吧!我带着你们前去。不要走错路呢,走过九十九座山,跨过八十八条河,有路你们跟着路走,有河我已给你们搭好了桥梁,走累了,那山坳上有櫈子休息,口渴了大树底下有水井可以解渴……你们要抓紧着赶路呢!不要贪玩呢!你们的父母在家等着你们。他们已经架好了桥梁,不要上走,也不要下行!桥梁是新修的,桥头也有长櫈,那里有很多的花朵供你们玩,桥梁的边儿有花护拦让你们休息。不要走错呢,记住那桥边,东岸是绿色的修竹,西岸是麻色的竹青。你们就在那里休息,有饭给你们吃,有肉给你嚐,蛋是红红绿绿的,饿了你们随意取,成串的钱在那里候着,你们可以取钱买新衣!父母都在那桥头等着,他们可能没有见到你们,你们可以变成蜘蛛由他们带你们回到家中去。不要害羞,他们都是你们的家人,你们要走出来,让他们看到你们。如果看不到你们,你们就拉着他们的衣角随他们回到家中去……当巫词念到一定的时候,巫师会告诉在祭桥的人寻找蜘蛛!

我们无法找到真正的原因,也不知道那些蜘蛛突然从哪里来,成群的牵丝而来。有的人干脆背着背带到那里去,得到蜘蛛之后,就小心翼翼地用羽毛沾着,用白纸包好,放到背带里去。蜘蛛得到之后,人们带回家去,放到床上去,之后就是期待来年的生育了。

巫师的工作并没有完结,他还得感谢曾架桥的先祖,感谢他们送来子孙,送来子女,送来富贵。叫他们在桥梁上随意吃喝,然后又将他们送回东方去。

所来的子孙灵魂当然有男有女,去迎接子孙灵魂的人除大人外,人们最欢迎小孩一同前往。小孩子们的身上要挂着很多彩蛋,喻意是与来自东方的子孙灵魂同乐同玩,以增加灵魂们的童趣,灵魂们也才想到去寻找父母,寻找家庭——让他们知道原来这人间是多么的幸福。

二月二是苗族的祭桥节,因架桥子孙才能从东方来,于是也可以称之为“子孙节”,这是让子孙得以出生繁衍的节日。那么,为什么这个节日不选择在正月呢?那是因为苗族人把一年只分为两季,一个是热季,一个是冷季。年过的时候,正月还在属于冷季。冷季万物没有复苏,正月里人们还过小年,意思年还没走向东方,太阳还阴沉着并不亮丽。大年三十年才走,其尾巴还在小年里被踩着。当正月十五之后,年去了东方。它要到东方之后,呼唤风雨雷电,呼唤波哇(杜鹃鸟)和加法(也是一种鸟雀),呼唤子孙的灵魂。当这些都来到之后,人们才开始劳作。二月,大地萌动,嗺生百草的雨才开始润泽大地,百鸟才开始争鸣,子孙的灵魂也便才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到。苗族人认为,百鸟是成双成对来的,子孙的灵魂也是成双成对邀约而来的,只有这二月的二日他们才结伴而来,于是苗族的先祖选择了这最早的双日。

苗族古歌里说,耇嬉是最古老的人,他独自来到这个世界,他觉得自己很孤独,他要去找“哈当项卅当劳”,这是他要的妻子。可是他什么也找不到,于是他发火了,见到南瓜在地上横躺着挡住她的路。她南瓜哪里才找到自己的夫君。南瓜不知道,她将南瓜藤砍成很多很的断,南瓜告诉她,你去东方找吧,找到之后你得把我接活。巫?同意了。于是他去东方寻找。路上遇到了竹子,他向竹子要妻子,竹子也说不知道。他气了,也将竹子砍成很多很的段,竹子用同样的口吻回答他。于是他爬山涉水一直走,终于见到了妻子。于是他们结伴着回来,并从东方带回了子孙。他恪守信条把南瓜接了,也将竹子接了,由于接得不好,所以南瓜和竹节都起了疙瘩。他们从此有了子孙后代。

《后忙》又叫《刊都浏席》(汉译成“焚纸烧书歌”),说是冯氏和几安是夫妻,他们家比较富有,有田园万亩,家有学校,楼阁千间,又有丝织坊,但穷于没有子女,枉有万贯家产。单阿嘎李(织布仙女)告诉他们夫妻:你有万贯家产,楼阁千间,田园万亩,可你太刳(铁公鸡,即舍不得之意)了,你连你门前的溪沟也不愿架个桥方便行人,那些子孙怎么有路到你家来?于是他们找到了巫师,商量着修桥之事。巫师告诉他,要他在二月二这天架桥,架桥要最好的木料,必须是杉木,建桥一尺二宽,三尺二长,架于溪流之上。果然第二年,生了贵子。修桥补路是集德之事,也只有做了好事,才有水耕地,才有子续后。于是祭桥之风流行起来。

施秉、黄平苗族大歌之《妈卞妈浏》传说:妈卞妈浏,也叫“蝴蝶妈妈”或“祖母歌”,说是人类的先祖是枫木树,枫木树生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与水塘里的泡沫谈恋爱,她生下了蛋,她请来鹤字鸟(也有写做“脊宇鸟”)帮助孵蛋。经过十二年的悉心的孵养,十二年后,生出了姜央、雷公、龙、虎、蛇、象、牛等12个兄弟。于是蝴蝶在后来成了苗族文化中富有较多的内涵文化图腾,如爱情、生殖、生命等。苗族人认为,人是卵生动物,蛋就成了生命产生的象征,祭祀桥梁用蛋习俗也就印证了这种说法。

一世纪八十年代收集整理的《开亲歌》也载:说是卞几去了舅舅家当媳妇之后,第二三天就要去挑“新媳水”,住在井里的井老太告诉她,一头挑两瓢,一头挑三瓢,以免摔倒,掉了小孩的灵魂。

井老太是一种神或鬼,苗话叫她“无”(wuk),她是天宝松(tieebbaodsongd)和讷欧娟(niakebjoeb)所生的。原有姊妹七人,漂亮的都出嫁了,“无”长得丑,嫁不出去,父母把她嫁给一个稻草人,生活在水井边。她专门负责生育方面“工作”的。当某一户人家没有养育小孩之后,外婆家就从井里把她请出来,放到没有小孩人家的床脚下。等到这一家人生儿育女之后,人们又将她送回井边。这种习俗叫“耶无”。

“步跟”,意译为“护路”,这是招唤灵魂的另外一种说法。有个故事这样说的,无宝菲念和耇宝遨又,他们半夜游方(即谈恋爱),感情谈到至深的时候决定结婚,走到半路时遇到一只略几(野鸡)正在路坎上刨食养小鸡,一不小心,刨出一颗石子,正巧滚到无宝菲念的脚边,她一不小心正好踏在滚动的石子上,摔了一个跟头。回来之后没有生育,是凶血娄和几达巴给他们算命,说是他们结婚走路的那天,因踩到石头滚了一摔,小孩的灵魂失落,必须得请架桥,哄骗小孩的灵魂才能来。无宝菲念和耇宝遨又请来凶血类和几达巴来帮助架桥。“桥”是用布匹制成,分别是三尺二的黑布和三尺二的白布,杯子四对,红蛋绿蛋各一对,又制作了护“桥”用的“用穹”——代表花桥,小花旗等等。当一切备好之后,无宝菲念和耇宝遨头戴麻线,手拿卦象,提着鸡鸭浩浩荡荡出发了。如果能记住在什么地方摔倒的就可以从摔倒的地方开始卜卦,如果记不住地方了,就从险要的路段开始,每走几步摔卦一次,重复进行,直至卦象准确找到点。然后就在路中央把桥(布做的)摊上,四对杯子放好,插上用穹、花、小旗等等,巫师念念有词。此时来观的人比较多,因这是“好事”,所以凡观者均获酒肉糯米红蛋之物食用。当一切做完之后,就找蜘蛛,蜘蛛找到后,就拿一对红蛋与蜘蛛一道用背小孩用的背带包好,背在身上,一路回来。见人问也不能回话。随行的人上路歌声,说的都是些吉祥的“子孙回来了”之类的话。这蜘蛛到家之后,把蜘蛛及红蛋放在床上,蛋三日之后由媳妇食用,以保证来年繁衍后代。

因地域不同,习俗有一定差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祭桥活动则是普遍的。其所谓“人丁兴旺”、“子孙繁衍”或“多子多福”是苗族社会的共同愿望。从祭桥文化我们得知,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这个灾难民族的共同心里,那就是“有人才有一切”,“有人才有发展”,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做到让自己的民族灭亡的。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里,我们早就读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了的。

标签 : 口述故事短文 作者:转 12-13

分享短文给亲友.

下一篇:刚哥的故事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未来老公么么哒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